PERMALAB 2021届硕士生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Permalab胡红光同学、符雪同学和嵇海龙同学分别于5月14日、5月19日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经论文宣读、专家提问、学生答辩等环节后,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其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Zhuotong Nan's research group
Permalab胡红光同学、符雪同学和嵇海龙同学分别于5月14日、5月19日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经论文宣读、专家提问、学生答辩等环节后,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其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5月18日上午,应赵淑萍教授邀请,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李安原博士来到实验室交流访问,并做冰缘地貌形成机制的学术报告。随后,实验室符雪和张超两位同学分别报告了最新研究进展。全体Permalab成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南卓铜教授主持。
Permalab赵淑萍教授和嵇海龙同学参加了于5月14~16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冻土工程与环境会议。本届学术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寒区重大工程与环境。有来自全国70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同行从气候变化、寒区工程、岩土的水热力特性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共有300多人参加了此会议。嵇海龙做了题为“青藏高原区域多年冻土模拟的预热策略研究”的报告。
4月26日上午,应南卓铜教授邀请,甘肃省高分中心执行主任祁元研究员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交流,做了题为“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与时空动态研究”的学术报告,并介绍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相关情况,报告由南卓铜教授主持。
2021年度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MCM/ICM)结果揭晓,实验室本科生殷子云等获Meritorious奖(也被对应于一等奖),指导教师南卓铜教授。687支获Meritorious Winners,约占MCM参赛队伍的前10%。殷子云团队解决的是问题C,该问题调查华盛顿州亚洲大黄蜂的发现与目击,发展一个模型解译公众目击报告的可信性。
PERMALAB 目前在读3名博士生、9名硕士研究生、参与实验室工作本科生2名。在过去一年里,实验室学生勤奋学习工作,表现优秀,在科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获得多项奖励。
应南卓铜教授与地理学院、海洋学院的共同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黄春林研究员,南京大学张永光教授于4月3日下午来实验室交流访问。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李龙辉教授主持,黄春林、白世彪、张永光、南卓铜分别就各自团队最新工作进展进行了介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青藏高原(QTP)经历了明显的变暖和变湿。QTP的变湿改变了多年冻土区的水热特性,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多年冻土区的热动力学。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变暖与变湿是如何共同影响QTP多年冻土热动力学,以及在这种暖湿背景下变暖与变湿的单独作用又是如何?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们以数值实验为手段,定量研究了气候变暖与变湿对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影响。该研究为理解多年冻土对气候变暖和变湿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发表在EPSL期刊上。
实验室南卓铜教授获南京师范大学2019-2020年度“优秀教师奖”。经南师大奖励工作评审委员会评选,2020年度共有85位同志获“优秀教师奖”,42位同志获“优秀管理奖”,20位同志获“优秀服务奖”。
针对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在高寒山区的降尺度问题,实验室团队重新推导并验证了一种半物理降尺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拓展到了高寒山区。运用基于水动力学建立的Mualem-van Genuchten (MvG)模型估算遥感土壤水分数据的亚网格标准差,通过建立标准化土壤水分与标准化表观热惯量(Apparent thermal inertia, ATI)之间的统计关系,对粗分辨率的遥感土壤水分数据的降尺度。论文已经发表在“Remote Sensing”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