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与马里兰大学地理系讨论研究合作
2020年1月16日下午,南师大地科院部分教师与来访的马里兰大学地理系主任Chris Justice,中外合作办学项目MSGIS马方主任Jack Ma进行座谈,商讨科研合作事宜。南卓铜教授代表PermaLab团队从冻土建模、流域水文模型、地表变量的遥感获取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最近几年的工作成果。
A research group a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南京师范大学)
2020年1月16日下午,南师大地科院部分教师与来访的马里兰大学地理系主任Chris Justice,中外合作办学项目MSGIS马方主任Jack Ma进行座谈,商讨科研合作事宜。南卓铜教授代表PermaLab团队从冻土建模、流域水文模型、地表变量的遥感获取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最近几年的工作成果。
实验室两名博士生参加了2019年11月21日—22日在宁波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并分别做口头报告。张国飞获优秀论文奖。
实验室原博士生张凌为一作、南卓铜教授为通讯的论文《Hydrological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Headwater Region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进入《PLOS ONE》2016年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最多的10%行列,截止2019年9月19日,该论文被引29次。
10月22日,我组应邀参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林教授研究团队于组织的冻土数值建模研究会。此次研讨会参与人员包括南信大的赵林教授团队、PERMALAB团队,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Vladimir E. Romanovsky教授以及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李晓英博士。Romanovsky教授介绍了GIPL模型以及冻土变化及建模的相关研究。我实验室两名博士生报告了最新进展。
实验室博士生张国飞作为第一作者,南卓铜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题为 “The role of winter warming in permafrost change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的研究论文,通过假设数值实验首次研究了冬季变暖对多年冻土变化的影响。
我实验室于8.31举行了高红侠硕士学位答辩和胡佳楠的博士开题报告。高红侠的学位论文标题是“典型高寒山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与降尺度研究”。答辩委员会经认真讨论,认为高红侠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胡佳楠博士开题报告题目是“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冻土水热条件的预估研究”,专家提出了很多有帮助的意见。
实验室赵淑萍教授参加了2019年7月28日—8月3日在新加坡新达城举行的“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16th Annual Meeting of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AOGS) ),并做口头报告。
实验室硕士生陈玉红、符雪、胡红光等三人参加了2019年7月14日~20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的2019年江苏省“遥感测绘技术与应用”暑期学校。实验室符雪同学获得了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
实验室赵淑萍教授、博士生张国飞、硕士生符雪参加了2019年6月28日-30日在兰州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暨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的挑战和机遇。
近日,南卓铜、张宏老师等在《高等理科教育》2019年第3期上发表《“GIS算法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一文。论文总结了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开展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注重基础、兼顾前沿、旨在启迪的原则,以及针对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采用了多种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