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冬季变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取得新进展
实验室博士生张国飞作为第一作者,南卓铜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题为 “The role of winter warming in permafrost change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的研究论文,通过假设数值实验首次研究了冬季变暖对多年冻土变化的影响。
A research group a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南京师范大学)
实验室博士生张国飞作为第一作者,南卓铜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题为 “The role of winter warming in permafrost change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的研究论文,通过假设数值实验首次研究了冬季变暖对多年冻土变化的影响。
我实验室于8.31举行了高红侠硕士学位答辩和胡佳楠的博士开题报告。高红侠的学位论文标题是“典型高寒山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与降尺度研究”。答辩委员会经认真讨论,认为高红侠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胡佳楠博士开题报告题目是“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冻土水热条件的预估研究”,专家提出了很多有帮助的意见。
实验室赵淑萍教授参加了2019年7月28日—8月3日在新加坡新达城举行的“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16th Annual Meeting of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AOGS) ),并做口头报告。
实验室硕士生陈玉红、符雪、胡红光等三人参加了2019年7月14日~20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的2019年江苏省“遥感测绘技术与应用”暑期学校。实验室符雪同学获得了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
实验室赵淑萍教授、博士生张国飞、硕士生符雪参加了2019年6月28日-30日在兰州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暨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的挑战和机遇。
近日,南卓铜、张宏老师等在《高等理科教育》2019年第3期上发表《“GIS算法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一文。论文总结了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开展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注重基础、兼顾前沿、旨在启迪的原则,以及针对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采用了多种针对性措施。
实验室硕士生陈玉红同学参加了2019年6月14日-16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定量遥感学术论坛,海报展示了 “一种针对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中大量数据缺失的数据插值改进算法”,该插值算法能够有效对大范围MODIS LST数据缺失区域进行插值。
应马萨里克大学地理系Milan Konecny教授邀请,实验室南卓铜教授于2019年5月24至6月2日访问捷克国家地籍测绘局与马萨里克大学地理系,就在研的中捷合作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面向风险及灾害管理的动态制图方法研究”(中方主持人沈捷教授、外方主持人Milan教授)进行课题进展汇报、存在问题交流及后续合作磋商。
5月21日,实验室的赵奕同学和孙雪卉同学参加了毕业硕士论文答辩。经过答辩流程,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5月22日,PermaLab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会议室举行了为期一天的研讨交流会。美国弗吉尼亚大学Lawrence Band 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资源环境生态研究院张凌博士以及PermaLab所有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PermaLab成员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得到Band教授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