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modelling

  • Catena: 基于“渗流–有效介质近似”的融冻土统一导热系数模型

    基于“渗流–有效介质近似”理论,我们建立了一个冻融土导热系数统一理论模型,改变了传统的冻土、融土分段处理方式。统一模型能够表征粗颗粒土壤湿润过程土颗粒间“液桥”形成以及相变剧烈期冰晶取代液态水导致的导热系数迅速增加的现象。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在融土还是冻土中,统一模型均优于所选取的两个参考模型。

  • Earth’s Future: SSP情景下21世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预估

    基于最新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多模式和多情景的气候输出,利用改进的Noah LSM建模预估了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21世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及热状况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部分多年冻土将在21世纪后期发生显著退化,其中三江源地区是未来多年冻土退化的关键区域,其多年冻土极其脆弱,退化发生的最早、亦最严重。该成果近期发表在《Earth's Future》上。自行修改的模型代码与EF论文一起公开发布。

  • TC:春季融水的对流传热加速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的融化

    对流传热是控制多年冻土活动层热量交换的重要过程之一,然而对于该过程如何影响多年冻土活动层的热状况尚不清晰。PermaLab团队基于一个耦合了对流传热过程的同步水热耦合模型SHAW,分别构建了充分考虑、部分考虑和完全不考虑对流传热的情景。通过开展情景间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别量化了地表下渗的对流热和土壤内部水量交换的对流热对活动层热状况的影响。成果发表在The Cryosphere上。

  • JAMES: 区域冻土建模应注意预热策略的选择

    在陆面过程模型的应用中,偏微分方程(热传导方程、土壤水运动方程)的求解前所需给定初始条件主要通过预热(spin-up)得到。我们选用改进的Noah LSM,设计数值实验来评估组成预热策略的预热时长(total spin-up length)和循环年份(cycling scheme)对青藏高原区域多年冻土变化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热策略的使用会对结果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推荐使用可用驱动数据的最初5至10年至少循环500年以预热应用在青藏高原冻土建模的Noah LSM。该工作近期发表在JAMES上。

  • PERMALAB参加冻土数值建模研讨会

    10月22日,我组应邀参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林教授研究团队于组织的冻土数值建模研究会。此次研讨会参与人员包括南信大的赵林教授团队、PERMALAB团队,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Vladimir E. Romanovsky教授以及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李晓英博士。Romanovsky教授介绍了GIPL模型以及冻土变化及建模的相关研究。我实验室两名博士生报告了最新进展。